北京时间2025年8月8日,多家知情人士透露,热门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在今年2月曾与Kleiner Perkins洽谈新一轮融资,估值约207亿元人民币(28.5亿美元),但交易告吹;4月又计划以约218亿元人民币(30亿美元)出售给OpenAI,最终同样未果。业内称,该领域虽然受欢迎,但依赖付费调用最新、最昂贵大语言模型(LLM)导致毛利率长期为负,产品运行成本高于向用户收取的费用,且竞争激烈,GitHub Copilot、Anysphere的Cursor等已占据庞大用户群。改善利润的路径是自研模型,但投入巨大,Windsurf创始人最终放弃并选择出售,创始团队与核心员工转投谷歌,关键股东获约174亿元人民币(24亿美元)回报,剩余业务被Cognition收购。类似压力也波及Replit、Lovable、Bolt等公司,Anysphere虽拒绝收购邀约并计划自建模型,但近期已上调部分高活跃用户价格,并引入OpenAI新推的GPT5以控制成本。尽管Cursor年经常性收入在6月已达约363亿元人民币(50亿美元),投资人仍担心用户一旦发现更优产品可能迅速流失。此案例凸显出,即便是营收规模数亿美元级的热门AI应用,只要核心依赖模型供应商,盈利难题依旧严峻,也为其他依托大模型的初创行业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