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240光年、狮子座方向的一颗极小红矮星TOI-6894周围,发现了一颗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型气态行星TOI-6894b。这颗行星比土星略大,却只有土星质量的56%,而它的母星质量仅为太阳的21%,直径仅比行星大2.5倍,是迄今已知拥有巨型行星的最小恒星。根据现有理论,如此低质量恒星的原行星盘应不足以孕育土星级行星,因此这一发现直接挑战了行星形成模型。更令人惊讶的是,TOI-6894b仅用3天就能绕恒星公转一周,极端接近导致其大气层可能富含氢氦,并夹带甲烷和氨等物质。研究人员推测该行星或许最初形成于更远的区域后迁移至近轨,但现有理论仍难以完全解释其成因。该发现由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首次探测,并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确认。接下来,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将深入分析其大气成分,探究如此巨型行星如何诞生在微小恒星周围。由于红矮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这一成果意味着类土星气态巨行星在宇宙中的分布或许比科学界预期的更普遍。